中华民族认同探析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一华[1] 刘坤[2] 

机构地区:[1]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 [2]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2期263-264,共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民族认同是指个人对属于某民族的身份归属认知和情感态度,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法律、政治、文学、艺术、风俗、价值观等的认同。民族认同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对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的认同;同时民族认同有两种基本的模式: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指民族组成成员正确地看待本族的文化、历史、宗教、语言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强烈的内聚力,在民族受到压迫和歧视时能奋力抗争,在和平时期能自觉地肩负振兴重任。消极的民族认同则是认定本族自身的弱势文化和落后状态,往往产生自卑、消极的悲观情结,无法认同自己的民族,将一切外来势力的压迫当成历史必然。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积极的民族认同是传承文化、振兴中华的正确方向,我们要树立个人对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的归属认知和情感态度。

关 键 词: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 历史必然 情感态度 弱势文化 民族共同体 组成成员 行为方式 

分 类 号:B96[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