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岚[1]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
出 处:《芒种》2014年第3期71-72,共2页Mangzhong Literature
基 金:本文为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5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如词组、成语、歇后语、诗歌、广告台词等语言行为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关于隐喻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进行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丰富人类语言文化,促进人们认识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语言存在,文学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而隐喻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识别隐喻的方式与功能,寻找语境和隐喻意义的关联,成为隐喻翻译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为例,探讨跨文化翻译中的隐喻翻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