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间仁学理论的三重建构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光胜[1,2]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

摘  要: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子与孟子仁学却存在诸多差异。孔孟仁学突兀之处如何衔接,是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孔孟之间,仁学伦理建构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对仁字含义的多重解说;二是建构以仁为基础的德目组合;三是仁学与心性、天道之间的连接。不同德目地位升降明显,德目组合复杂多样,对仁的解说因人而异,仁学与心性论、天人观融合为一,共同构成了孔孟之间仁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关 键 词:孔孟之间 仁学 建构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