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14年第2期22-29,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1918-193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众所周知,北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和思想的重镇。如若探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北京大学有关事件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由此,通常所说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当赫然在列。与其相关的史料包括两类:一类是启事和通告,另一类是回忆,高一涵、朱务善、刘仁静、张国焘、罗章龙等人都有相关回忆。本文依据这些史料,探究研究会的活动时间,彰显李大钊和它的关系,把握它的性质,以期在既有构建的基础之上,更为准确地想象和重构其历史面貌。
关 键 词:马克思学说 北京大学 史料 重构 中国现代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