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hat I Have Lived For阐述散文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丽娜[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摘  要: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从语域、语篇体裁以及言语功能三个方面对伯特兰·罗素的What I Have Lived For进行文体分析,以揭示散文的独特的语言结构以及其产生的文体效应。研究表明:语言的结构与其所产生的文体效应紧密关联;此外,研究也印证了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分析散文时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关 键 词:功能文体学 语域 语篇体裁 言语功能 文体效应 

分 类 号:H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