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象和谷蠹感染小麦后面筋吸水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殿轩[1] 彭娟 梁振海 王远平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郑州450001 [2]中央储备粮南宁直属库,南宁530200

出  处:《粮食加工》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Grain Processing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储粮粮情关键因子调控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11BAD03B02)

摘  要:在25~28℃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米象和谷蠹感染小麦不同时间后面筋吸水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为:低密度(4头/kg和6头/kg)的谷蠹和米象感染小麦时,小麦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临界时间在第12周,高密度(10头,kg)的谷蠹和米象感染小麦时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临界时间分别在第10周和第8周。无虫小麦储存时品质发生轻微劣变,但试验期间小麦品质始终在宜存范围内。染虫小麦面筋吸水量随储藏时间延长和害虫密度增加而降低。同密度的米象对小麦的危害比谷蠹更严重。

关 键 词:米象 谷蠹 面筋吸水量 临界时间 

分 类 号:S379.5[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