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文学审美观--浅析“尽善尽美”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潇月[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6期117-118,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孔子认为:《韶》乐美善皆尽,《武》乐独有美,却失味于善。朱熹云:“美者,声容之盛大。善者,美实也。”即是说《韶》艺术性很高,音乐歌唱,舞姿容色,丰美多彩,思想内容充实,也完全符合“善”的要求。而《武》,艺术形式也是极为完美的,但是其表现武王伐纣建立新王朝的内容,有悖于孔子向往的上古“禅让”和礼治,也就称不上“尽善”。由此,引发出孔子的文艺审美观,即是在以“善”为主要标准的前提下,达到“善”和“美”的和谐统一。实质上指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着两个概念在文学实践活动中不可割裂,二者缺一不可。

关 键 词:尽善尽美 文学审美 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分 类 号:B83-092[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