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关照下的立法语言模糊语及其翻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广才[1] 

机构地区:[1]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出  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98-100,共3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法律英语模糊语义的立法表达研究--基于英汉语比较的视角(JB122535);东莞市社科联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律英语语言修辞艺术与东莞法制文化提升研究(2011JY07)

摘  要:模糊语是立法语言中的必然存在,法律语境下的模糊修辞协同发挥了对法律适用对象的说服劝导作用,成为将立法权部分地向法官转移的载体,使法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延续了既定法律条文的生命力,使法律条文具有稳定性和普适性。从事立法文本翻译时,译者要遵循动态对等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关 键 词:立法语言 模糊语 修辞 翻译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