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思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朝红[1] 肖素美[1] 

机构地区:[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处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52-54,共3页Modern Chinese

基  金: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关于我院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WRGK2009006

摘  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的大学语文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们一致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小学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充分认识并肯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等性质特征。其实,我们还要看到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课程同样还具有实践性特征。但是在大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严重缺失的。

关 键 词:大学语文课程 课程实践 高职院校 “十一五”时期 发展规划纲要 人文素质教育 实践性特征 高等学校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