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晶晶[1]
出 处:《北方音乐》2014年第3期88-89,共2页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该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实施。笔者根据自己6年的教学实践,以本校《音乐鉴赏》课程为案例进行改革,围绕“感受、鉴赏与实践”这三步,使该课程真正做到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内获得真实的自我体验与欣赏的愉悦感,并带领学生进行可行的创造性音乐实践,让课程变得切实有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