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9-20,共2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ks05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MLB003)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摈弃了黑格尔的"抽象的自然界",确立了"现实的自然界",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不同的劳动状态生成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亦有不同:应然状态的劳动产生积极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相互确证、相互表现;而异化劳动产生的则是消极的对象性关系,生态环境发生恶化。马克思认为,解除消极对象性关系,重建积极对象性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为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与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