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羽[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出 处:《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96-96,共1页
摘 要:学生在平时的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中解题,大多是建立在当堂课老师所讲解的例题或课堂演示基础之上的。这样,学生的解题能力多少对老师、对范例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解题的过程也会含有“依葫芦画瓢”的思想在里面,这在短期的学习中还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在完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之后,当学生独立地面对一张综合性较强的试卷,如在期末考试、中考或高考中,光靠平时模仿式的解题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需要我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解题训练中培养一种解题直觉,能够对题目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正如波利亚所言:“数学有两个侧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数学,用欧几里得方法提出来的数学看起来,像一门系统的演绎数学,但在创作过程中,数学看起来却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数学”。在这里,所谓“实验眭的归纳数学”也就是我下面要谈到的利用“直觉与猜想”来发现与创新的数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