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泽东[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4年第4期42-47,共6页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12C0210)的阶段成果
摘 要:审美无利害在18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那里萌芽,经由康德正式提出,后在叔本华、布洛和闵斯特堡等人中得到发展。自康德把审美无利害作为与知识和道德领域区分的不同特征后,审美无利害就成为现代审美的一般原则,并为后世美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无论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还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等都是康德审美无利害理论的变相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5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