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节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旭午[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泰州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5期14-16,共3页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摘  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先抑后扬的写法,在文学作品里常被作家运用到。雨果在刻画《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这个人物形象时,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先丑后美,外丑内美,在唾骂和嘲笑中长大,但内心却充满了善良和正义感。其实,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这样写贝尔曼恰恰把他写得真实可爱了,写得离我们很近了。同学们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巴黎圣母院》 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 正义感 贝尔曼 同学 内心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