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曼

作品数:293被引量:26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云虹曹惠玲任君凯孙青陈兴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论巴塔耶、爱森斯坦与“形式的辩证法”
《电影艺术》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王新竹 
迪迪-于贝尔曼结合巴塔耶的“形式的辩证法”,探讨其在《文献》中进行的图像实践,认为这一实践不同于走向合题的黑格尔辩证法,而是致力于症状、图像繁殖的辩证法,他称之为“无赖或顽童的辩证法”。“形式的辩证法”从“无形”对“人类...
关键词:迪迪-于贝尔曼 巴塔耶 《文献》 爱森斯坦 蒙太奇 
走出“伦理乌托邦”:论贝尔曼后期翻译伦理思想的嬗变
《中国翻译》2025年第1期23-30,189,共9页胡陈尧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3FYYB037);202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4自研-外语09)。
作为当代翻译伦理研究的“奠基人”,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是围绕翻译中“自我”与“他者”间关系展开的价值论层面的思考,而这一思考本身处于变化发展与自我修正之中。本文旨在就贝尔曼前期和后期关于翻译伦理的论述展开对比分析,追溯...
关键词:安托瓦纳·贝尔曼 翻译伦理 他异性 民族中心主义 
“要因为热爱而学习音乐”——鲍里斯·贝尔曼访谈录
《钢琴艺术》2025年第1期4-9,共6页张钦全 
鲍里斯•贝尔曼(Boris Berman)教授出生于莫斯科,曾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跟随著名钢琴家列夫•奥博林(Lev Obonn)学习钢琴和大键琴,多次与莫斯科爱乐乐团、莫斯科室内乐团及众多音乐家合作演出,包括米沙•麦斯基(Misha Maisky)、海因...
关键词:著名钢琴家 爱乐乐团 合作演出 室内乐团 贝尔曼 海因茨 鲍里斯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图集——蒙太奇的思想脉络
《电影艺术》2024年第6期109-116,共8页杨国柱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质疑知识的先验条件并致力于一种探索性的“图像知识”。一方面,他批判了安德烈·马尔罗主观且风格趋同的摄影图册理念,同时吸收了以“错时”“反图像志”和“横向知识”为代表的瓦尔堡的图像图集理论。另一方面,他...
关键词: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图集 蒙太奇 错时 摄影图册 图像知识 
戈达尔历史蒙太奇的意涵与局限——以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批判为中心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41-58,共18页宋宪程 
北京师范大学博一学科交叉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NUXKJC2416)的阶段性成果。
戈达尔的不少电影是用创新的蒙太奇方式思考20世纪的历史事件,有必要重估这些影像在处理历史问题时的批判价值。法国艺术史家、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先后在三部著作中提及或专论戈达尔问题,形成了详细且系统的分析,这可以为重新...
关键词:戈达尔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历史 蒙太奇 
从歇斯底里症到“症状”美学--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图像理论
《美术文献》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郭舒 
法国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理论揭示了图像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为当代图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症状”性视角。该理论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其对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于贝尔曼从“症状”性...
关键词: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图像学 症状 弗洛伊德 
重现古迹风华
《疯狂英语(新策略)》2024年第10期37-40,77,共5页吕品 
于贝尔曼是一位致力于保护古迹的建筑师,他利用无人机和摄影测量技术创建了超精密3D数字模型,记录和保存了世界各地濒危的历史遗址。主题语境:文化遗产保护篇幅:329词建议用时:6分钟。1 Ubelmann is an architect who specializes in th...
关键词:贝尔曼 摄影测量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 古迹 
特殊的图像物质性:有关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图像理论中“pan”与“症状”的思考
《中国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217-234,共18页姜雪阳 
法国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发现图像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性“pan”,借此对艺术史学科中存在的确定性语气提出质疑。他首先借用弗洛伊德的“症状”概念,将其视为一种具有干扰性力量的非知,由此对图像研究中固有的范式与惯例提出...
关键词:迪迪—于贝尔曼 症状 PAN 弗拉·安杰利科 
翻译伦理研究的传统与革新——《劳特里奇翻译与伦理手册》介评
《中国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李梦 夏登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翻译史研究”(项目编号:2021SYLPY001)的阶段性成果
1.引言对翻译伦理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法国翻译家贝尔曼(Antoine Berman)(1984)。此后皮姆(Pym,1997),韦努蒂(Venuti,1998)和切斯特曼(Chesterman,2001)等多位著名翻译学者相继提出自己的翻译伦理研究模式,至21世纪初,翻译...
关键词:翻译伦理研究 翻译社会学 翻译界 翻译学者 切斯特曼 贝尔曼 
在“细节的暴动”中解放
《读书》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鲁明军 
近四十年来,随着贡布里希、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等欧美艺术史家经典著作中译本的陆续出版,西方艺术史在汉语世界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其间,作为方法论,它们也很快渗透到中国艺术史研究领域,并开启了诸多新的视角和理路。这些译著大...
关键词:艺术史家 贡布里希 沃尔夫林 西方艺术史 安德烈 贝尔曼 于贝尔 维克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