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中国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hina
基 金: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翻译史研究”(项目编号:2021SYLPY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引言对翻译伦理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法国翻译家贝尔曼(Antoine Berman)(1984)。此后皮姆(Pym,1997),韦努蒂(Venuti,1998)和切斯特曼(Chesterman,2001)等多位著名翻译学者相继提出自己的翻译伦理研究模式,至21世纪初,翻译界已俨然兴起“翻译伦理转向”(Godard,2001)。但随后20年国外的翻译伦理研究似乎又进入相对沉寂的低谷,与国内翻译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翻译伦理研究热潮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方薇(2013)因此认为“翻译伦理研究出现内热外冷的发展态势”,但是,翻译伦理研究“应成为与翻译社会学结合的一个新的方向,并值得长期研究”(辛广勤,2016)。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