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般若思想在魏晋时期的逻辑演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雄[1] 乔根锁[1]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学院

出  处:《法音》2014年第5期10-14,共5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一、早期佛教的传入与“格义”佛学 佛教最初传人中国主要为小乘禅数之学.其虽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使佛教本身得到较好的传播。究其原因,一者汉末之前儒教这一处在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压倒性的优势排斥着外来的宗教.特别是一种与自身入世的价值取向相异的出世哲学:二者印度佛教小乘之学本身并非一种适合宗法制农业社会的理论学说.且并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故而未能传播开来。

关 键 词:印度佛教 般若思想 逻辑演进 魏晋时期 “格义” 思维方式 理论学说 农业社会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