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学”之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学民 

出  处:《内蒙古教育》2014年第6期1-1,共1页

摘  要:冯友兰说:“才,指人的天赋;学,指后天的习得。”孔子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岂非与冯氏的说法相契合? 《中庸》开篇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性”犹如“才”,“牢性”“修道”犹如后天习得的“学”。顺着人的大性、天赋,后天的不断习得,越来越展现人的本质,也正体现了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说。所学,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理论。

关 键 词:后天习得 才学 存在先于本质 《中庸》 人的本质 实践活动 自由自觉 劳动创造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