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变异仿拟修辞刍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曼[1,2] 肖洒[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114-117,共4页Thinking

基  金: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构式视角汉英习语变异的对比研究”阶段性成果(2012JK289);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课程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JG2012004);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链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综合理论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JG2012121)

摘  要:仿拟本就是一种偏离语言常规而使用的变异手法,变异仿拟更是仿"出乎意料"之形式,拟"求新逐异"之表达。鲁迅对自古就有的仿拟辞格进行创造性地变化和使用,产生了诸多变异仿拟,这不仅是语言美和变异美的体现,也是作者文辞风格的突显,更是其抨击和嘲讽时政、旧习以及错误思想等的有力武器。鲁迅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偏离常规的言语逻辑和词语搭配形成了诸多语义冲突,对阅读者产生冲击性的影响,同时也是当时现实背景下扭曲的社会现实在人们认知中的反映和表征。如果读者在阅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主观能动地发挥突显、意象图式以及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中诸多形式各异、新颖奇特的变异仿体,以及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

关 键 词:鲁迅作品 变异仿拟 句法 语用 认知机制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