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梅[1] 代喜平[1] 卢爱丽[1] 高红霞[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006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5期578-579,共2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具有"骨摇"特点的遗传性共济失调(H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了共24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资料,对中医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型分布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中医症状方面,排名前3位的是走路不稳、运动迟缓、动作笨拙,符合"骨摇"的基本症状特点。"肾精不足"为最主要证候特点,从出现频率大于20%的中医症状来看,主要体现了肝肾亏虚和脾肾亏虚的特点,这些症状分布频率与中医证型和舌脉表现基本一致,其中肝肾亏虚易合并痰瘀阻络证。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可对应中医病名中的"骨摇"、"肾精不足"为基本病机,肝肾亏虚证和脾肾亏虚证是最常见的证候,因此"补肾填精"可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切入点,可根据辨证特点偏重补益肝肾或脾肾,辅以涤痰通络。
分 类 号:R744.8[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