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活着” 一样的生命意义——从存在主义看《活着》和《命若琴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清[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7期70-71,共2页

摘  要:古往今来,很多文学作品都渗透着深厚的生命意义,显示着作家强烈的思考人生、体验生命的智慧创造。不同个性特征的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对生命意义有着相似的解读。余华的《活着》和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讲的是不一样的"活着"故事,却向我们诠释了一样的生命意义。

关 键 词:存在主义 活着 苦难 生命意义 抗争命运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