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晨光[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97-101,共5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摘 要:江淹选取从汉代到刘宋三十位诗人进行模拟,取名"杂体诗",意为诸种体式相杂而成。《文选》选诗特设"杂拟"一类,将其三十首诗全部收录。江淹在对具体作家进行模拟时,采取"杂拟"的创作手法——将所拟作家的不同诗歌题材、内容、风格看作一个整体,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再创作。针对于此,以其中五首诗为例,探讨这种创作手法的使用对于诗人个体风格的确认和汉魏六朝诗歌题材的定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