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光

作品数:22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杂体诗三十首》乐府拟作嬗变玄言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曹操《气出倡》三首与汉代歌舞百戏关系考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年第2期10-18,共9页郭晨光 
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拟诗与中古诗学传统的建构与演进"(2016M590056)阶段性成果
曹操《气出倡》三首是模拟汉代古曲之作,古辞丢失,曲题难明。古今学人对曹操之作颇多误解,如认定为游仙之作,没有积极意义,且与曹操"性不信天命""见欺神仙"之精神相悖。本文经多方考索分析,以为曹操《气出倡》并非求仙之作,而是描摹由"...
关键词:曹操 气出倡 乐舞百戏 公宴诗 
论《文选》“杂拟”类与萧统的诗学观念
《兰州学刊》2017年第6期59-68,共10页郭晨光 
博士后基金"拟诗与中古诗学传统的建构与演进"(项目编号:21240050)阶段性成果
"杂拟"是《文选》极具特色的诗类。诗作以"拟"、"效"、"依"、"学"、"代"等字样冠题,即拟诗。"杂"不仅指诗歌题材多抒发个人情志等日常情怀,还指诗歌体式的细碎、不正式,且有文类范畴。"杂拟"即是对原作题材内容或形式的整合、模拟再创...
关键词:《文选》 “杂拟” “杂诗” 辨体 
南北朝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梁鼓角横吹曲”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18-26,共9页郭晨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拟诗与中古诗学传统的建构与演进"(项目编号:2016M590056)阶段性成果
"梁鼓角横吹曲"是十六国至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后传入南方,由梁、陈两代乐府机关保存。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正本清源,由具体曲目分析南北诗风的融合,考证曲目所属民族、北乐南传的具体路径以及民间音乐的互动交融等...
关键词:“梁鼓角横吹曲” 《真人代歌》 北乐南传 多元文化交流 
刘宋新旧乐更替的音乐背景与鲍照代乐府创作——兼论其音乐表演属性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0-106,共7页郭晨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博士后基金"拟诗与中古诗学传统的建构与演进"(21240050)阶段性成果
"代乐府"是鲍照乐府创作的特殊现象,即以"代"字加乐府旧题。"代"是否为鲍照自著,情况非常复杂。本文对历代总集、选集多方位整理考索,发掘出其乐府诗原本确有大规模以"代"冠题的现象,原因在于当时许多汉魏旧曲仍可歌唱,属于自作新辞以配...
关键词:鲍照 “代” “拟” 音乐属性 
论“赋得”诗被引量:1
《励耘学刊》2016年第1期26-39,共14页郭晨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梁陈时期在宴集场合多有赋写前人诗句或诗题的"赋得"诗,大致可分为乐府和徒诗两类。有关"赋"的确切含义,存较大争议。其实"赋"应为"赋法",取"赋"之本义,为诗法之赋。赋得乐府诗继承了永明赋题法又有新变,为此时拟乐府发展、...
关键词:赋得诗 公宴咏物诗 试帖诗 
论梁代前期诗歌的多元交错局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74-179,共6页郭晨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梁初天监、普通年间,齐梁文人围绕着萧衍、萧统父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形成了既不同于永明体,也不同于宫体诗的诗风。学界对梁前中期文学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是永明诗风的延续,多于守成而少开创。其实,梁初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士庶的融合...
关键词:萧衍 萧统 永明体 多元交错 
论贵游子弟拟作乐府诗与永明诗风的嬗变
《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31-37,共7页郭晨光 刘银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03)
《文心雕龙·通变》这样评价永明诗风:“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远竦矣。”《诗品序》也言:“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是庸音杂体,各各为容。至使膏腴子...
关键词:诗风 乐府诗 嬗变 拟作 游子 《诗品序》 文心雕龙 通变 
贵游阶层与后永明诗风的嬗变——兼论贵游文学的积极意义被引量:2
《求索》2016年第1期134-140,共7页郭晨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梁初天监、普通年间,文坛上占主导的是萧衍、萧统文人集团以及由齐入梁的士人为代表的贵游阶层,形成了既不同于永明体也不同于宫体诗的诗风,即"后永明时代"。学界对梁前期文学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是永明诗风的延续。其实梁初贵游阶层构...
关键词:贵游阶层 后永明时代 贵游文学 宫体诗 永明诗风 联句 
论齐梁时期之“贵游子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3-156,共4页郭晨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六朝史书和文集中活跃着一大批"贵游子弟"。他们是一群有着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士人群体,作为贵族官僚子弟,其产生伴随着六朝门阀学制和"九品中正制",是官僚部队的储备队;且普遍带有豪门子弟的群体性格,多尚谈玄和文义。围绕着齐永明"竟陵...
关键词:贵游子弟 门阀学制 “九品中正制” 群体性格 
对当下红学的几点思考——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
《群言》2015年第12期41-43,共3页过常宝 郭晨光 
清人得舆《京都竹枝词》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百年红学,代有才人,成就斐然,是中国传统文化长廊中最为绚丽多彩的画卷之一。200多年来,关于《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研究,即所谓"红学"和"曹学",已经取得了举世公...
关键词:甲骨学 敦煌学 中国传统文化 成就斐然 红学研究 钱锺书 才人 《红楼梦》研究 传统文化价值 《石头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