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句

作品数:308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司马周薛宏武何新所孙兰范新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恢弘诗篇三峡冠——《长江三峡舟中联句百韵》试说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李永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关键词:悬泉 长江三峡 三峡 
诗人的茶聚-月夜啜茶联句——《品茶味诗》之十
《佛教文化》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京华闲人 岳帅(图)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毛泽东《登庐山》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唐·杜牧《题桐叶》三吴,旧指吴郡,吴兴,会稽。也有文章说毛主席在解读《登庐山》中的三吴,指的是“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现在一...
关键词:吴兴 登庐山 黄鹤 
联句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5期34-37,共4页顾向阳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级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文续写融通藁略厦路梗研究”(批准号:D/2021/02/355)的研究成果之一。
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教学为例,尝试将联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与有机补充.以古为新,根植传统文化以返璞归真解读联句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学生作品;以简驭繁,立足鉴赏评价来探索尝试,分析语文课堂教学引入联句活动的好处;以学定...
关键词:联句 《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诗文教学 
苏轼吃过的馒头
《四川烹饪》2024年第6期48-49,共2页邱俊霖 
许多年以后,苏辙也许还会时不时想起跟哥哥一起联句的那个下着大雨的美妙夏日。苏轼与苏辙小时候在学舍读书时,某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天降大雨。苏轼与老乡程建用、杨尧咨以及弟弟苏辙坐在学舍中,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突然诗兴大发,便相约...
关键词:苏轼 苏辙 诗兴大发 联句 小时候 大雨 
《李东阳全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李东阳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一生著述宏富。其自撰而现在仍然存世的诗文作品有《怀麓堂稿》《怀堂续稿》《燕对录》《联句录》《玉堂联句》《麓堂诗话》,另有散诗文十三卷。《李东阳全集》即由这七部分构成,共一百...
关键词:李东阳 玉堂 诗文作品 联句录 影印本 怀麓堂集 全集 文学家 
中南海紫光阁联句
《中华诗词》2023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李建春 
三品殊清绝,敲吟兴无竭——三清茶与重华宫茶宴
《收藏家》2023年第11期103-109,共7页刘畅 
三清茶是乾隆帝创制的一款花果茶。三清茶碗则是为饮用三清茶而特制的专用茶碗,由乾隆帝亲自参与设计和题诗,先创烧出瓷器,此后又制作了漆器、玉器品种。三清茶和三清茶碗深得乾隆帝喜爱,不仅在御制诗集中被多次赞咏,还被用于每年新正...
关键词:三清茶 三清茶碗 重华宫 茶宴联句 
英语比较关联句的结构关系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690-701,799,共13页韩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招标课题“象似性与英汉语的语序研究”(BCD2022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英语比较关联句组成分句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该类句子被普遍视为一种句法上的从属结构,其中第一个分句从属于第二个分句。然而,这种把比较关联句作为句法从属结构的分析在理论或经验上都较难成立。语言证据表明,虽然第一分句...
关键词:英语比较关联句 结构关系 从属 并列 非对称 
韩孟诗派最后十年的孤芳与微澜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7-217,共1页孙羽津 
联句创作是韩孟诗派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奇诡诗风的重要表征。综观《石鼎联句》千年阐释史,朱熹一魏源一派“去序考诗”的研究路径颇具价值。沿此详加统计分析,不难窥见韩愈联句区别于其他唐人联句的形式特征。
关键词:韩孟诗派 微澜 石鼎联句 阐释史 统计分析 重要表征 奇诡诗风 研究路径 
南社诗人群体的情感建构与政治抒写——以联句活动为中心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103-110,120,共9页朱家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教改革视域下近代中国文学教育的转型研究(19FZWB013)”;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晚清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文学教育的转型研究(19CQXJ54)”;“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南社的联句诗,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极大地拓展了联句诗的表现领域,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传统文人唱和的结习,而另一方面则是南社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文学社团,与社友对群体身份的自我体认有直接...
关键词:南社 联句诗 群体意志 政治抒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