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序》

作品数:87被引量:6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力之赵树功胡红梅归青邬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季气候风景诗拾零
《群文天地》2023年第5期20-21,共2页霍寿喜 
钟嵘《诗品序》日:“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古代许多文人骚客或在春光下对风轻吟,或在冬雪中对梅咏歌,竭尽夸张比兴之能事,却没有忘记遵循大自然的气候和物候规律。
关键词:四季气候 《诗品序》 文人骚客 钟嵘 比兴 风景诗 大自然 
简析钟嵘《诗品序》的“情感性”特征
《新丝路(下旬)》2021年第5期0192-0192,0194,共2页张锐锋 
本文通过对钟嵘《诗品序》的系统化梳理,分析了钟嵘诗论中“情感性”特征,深入剖析了这种特征的表现方式、特征性状和形成原因,对齐梁文学自觉的发展路径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诗论 主体精神 情感 个体化 民歌 
领略古典诗词的“滋味”
《中文自修》2019年第5期3-5,共3页乐燎原 
南朝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二字,后世诗家遂用以品诗论词。所谓“滋味”,就审美对象、诗词作品本身而言,它是意境;就审美特质和审美感受而言,则是韵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宝库中,存有大量情韵丰沛、意蕴深厚的名篇佳作,其声韵...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滋味” 《诗品序》 审美对象 诗词作品 审美感受 审美特质 钟嵘 
新诗中的“自然”长什么样
《星星》2018年第12期124-125,共2页张德明 
我们知道,“自然”是古典诗歌中重要的美学范畴,古代诗人和诗评家对其多有论述。钟嵘《诗品序》里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突出强调了四季之自然景观所具有的诗意特性。司空图Ⅸ二十四诗...
关键词:“自然” 新诗 《诗品序》 二十四诗品 美学范畴 古典诗歌 自然景观 古代诗 
《诗品序》与《毛诗大序》的诗学比较
《名家名作》2017年第5期102-103,共2页李馨宇 
《毛诗大序》首次以诗论的方式明确了“政教中心论”在诗论中的地位,对后世尤其是唐诗的影响甚为深远、而钟嵘作为六朝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以毕生精力撰写了《诗品》,其《诗品序》更称得上是当时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诗品序 毛诗大序 诗学流变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的诗学思想被引量:1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10期118-120,共3页牛丹丹 
钟嵘《诗品》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所选取的对象是五言诗,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探求诗歌的艺术规律。试从感物怨情、"滋味"说和"直寻"说这三个角度出发,旨在分析钟嵘《诗品序》中诗...
关键词:感物怨情说 滋味说 直寻说 
古今胜语皆由“直寻”——谈文艺家对现实生活感悟的重要性
《中华魂》2016年第9期69-70,共2页竺柏岳 
南朝梁代杰出的文艺理论家钟嵘(468—518)在其《诗品序》里提出关于文艺家的创作历程中务必“直寻”的主张,他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
关键词:文艺家 生活感悟 《诗品序》 文艺理论家 创作历程 吟咏情性 钟嵘 梁代 
《诗大序》与《诗品序》诗学观念比较
《青春岁月》2016年第9期10-11,共2页吴昱苇 
《诗大序》与《诗品序》都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文献,《诗品序》对《诗大序》有继承也有发展,对两者诗学观念的比较能一定程度上见出中国诗学的源流。在诗歌本质论上,《诗大序》和《诗品序》都强调"诗言情",但《诗大序》情志并提;在诗歌发...
关键词:诗大序 钟嵘 诗品序 诗学 
论贵游子弟拟作乐府诗与永明诗风的嬗变
《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31-37,共7页郭晨光 刘银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03)
《文心雕龙·通变》这样评价永明诗风:“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远竦矣。”《诗品序》也言:“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是庸音杂体,各各为容。至使膏腴子...
关键词:诗风 乐府诗 嬗变 拟作 游子 《诗品序》 文心雕龙 通变 
钟嵘《诗品序》之“赋比兴”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78-78,共1页
诗有三义,是钟嵘对文学创作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诗品序》 钟嵘 赋比兴 文学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