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三十首》

作品数:2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晨光程章灿王丰先赵熙林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考试周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看公宴诗的因革——以《魏文帝游宴》和《颜特进侍宴》为例
《对联》2023年第7期39-41,共3页许欠欠 
公宴诗是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为题材,以描绘美食佳肴、音乐歌舞,表达友谊之情,抒发内心感慨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南朝诗人多以此为典范,创作了大量的公宴诗拟作。随着现实政治的发展、文学氛围的改变,公宴诗在南朝发生新变。以江淹的拟...
关键词:江淹 公宴诗 杂拟 游宴文化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所体现的诗学观
《今古文创》2021年第28期27-28,共2页王大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汇评”(16BZW046)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快速发展的同时,有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间接表达自己的诗学观。江淹作为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士,其《杂体诗三十首》的创作,体现的即是其诗学观。本文主要从其拟作对象反对“贵远贱近”...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 诗学观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体现的进步文体分类意识
《最小说》2021年第3期130-131,共2页王大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汇评”(16BZW046)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发展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快速发展的同时,文体分类学也受到了很多作家的重视。江淹作为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其《杂体诗三十首》的创作,体现的正是其进步的文体分类意识。这组诗的创作既符合五言诗的发展潮...
关键词:文学发展 杂体诗 进步 文体分类意识 
杂体、总集与文学史建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90-91,共2页程章灿 
无论从拟古诗体成长的历史来看,还是从江淹个人的创作历程来看,《杂体诗三十首》都是一组很具独特性的作品。在汉魏六朝拟古诗发展的历史序列中,《杂体诗三十首》不仅以空前的数量与规模,而且以其与众不同的结构与命题,成为引人注目的...
关键词:《杂体诗三十首》 汉魏六朝 杂体 拟古诗 江淹 文学史建构 创作历程 总集 
杂体、总集与文学史建构——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中心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44-53,203,共11页程章灿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具有诗学、文学史和文献学的多重创新意义。从结构特点与命题方式来看,江淹此组诗受到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的影响,二者都具有总集的属性。在六朝隋唐人看来,总集既有汇总之义,又有总杂之义,既有总集的一面,更有...
关键词:江淹 杂体 总集 文学史 建构 
《文心雕龙·明诗》与《杂体诗三十首》并序的比较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4,共4页王青枝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各种文学评论踊跃出现。比较《文心雕龙·明诗》篇中关于五言诗的论述与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并序,探明在文学批评兴盛的齐梁时期五言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诗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文心雕龙·明诗》 《杂体诗三十首》 五言诗 
泛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体现的《文选》“杂拟”类特点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8年第9期5-6,共2页刘霁瑶 
本文针对萧统的《文选》中"杂拟"类诗文进行了分析,并以其中收录的代表诗文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例,详述了萧统《文选》的杂拟类诗文的创作思想、行文特点与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深远意义。江淹的拟古诗虽为模拟,但处处透露出作者渊博...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文选》 杂拟类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并序)》的诗学理论内涵
《晋中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郭鹏 任小青 
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并序)》蕴含着丰富的诗学理论。通过对这些拟作进行理论观照,分析江淹如何借助模仿前人诗歌来表达相关接受意见是目前研究古代"拟古"一类诗歌创作现象的逻辑要求。从江淹的诗学批评态度、杂体诗的分体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诗学理论 
读《杂体诗三十首》小札
《文学教育(中)》2016年第3期179-180,共2页王伟青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的用意不仅在模仿,还有“品藻渊流”,表达诗论观点的微意。江淹在六朝时期拟诗成风的文化氛围下,顺应潮流,凭借自己高超的拟诗才能,以小序的批评观为先导,辅以精心选择的拟诗,形成一种序、诗结合的诗论形式...
关键词: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拟诗 诗论 
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看玄言诗的发展流变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4-79,共6页郭晨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选择了从汉末到刘宋时期三十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模拟,反映了江淹对五言诗诗歌发展的品评观念。因为模拟的过程蕴含着不以理论表述,而是通过对原作的改造(顺应与背离,增加或删除)而反映的文学思想。基于此,文章通过具...
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玄言诗 游仙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