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与存异:文化认同视域下《孙子兵法》英译中的两种翻译观述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海翔[1]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出  处:《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83-90,共8页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孙子兵法>英译的文化研究(1905-2008)"(09YJC74002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求同翻译观体现在译文必须完全表达原文的内容且译文表达方式必须完全符合译语的表达规范,存异翻译观体现在译文在忠实于原文内容又具有极强可读性的基础上又要忠实于原文形式。由于直译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诸多差异,故基于直译概念来判断译文在兼具可读性的前提下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形式特征便失去了根据。既然译者是在认同原文文化之基础上进行翻译,则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应体现在译文对原文的文化认同性上,故从文化涵化之视角来解释译者英译之忠实性乃是一理想的选择。

关 键 词:求同 存异 文化认同 文化涵化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