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钦璐[1] 张沛凌[1] 杨艳[1] 肖敏[1] 黄梅[1] 周晟[1] 周剑峰[1] 曹阳[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武汉430030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第6期563-56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摘 要:长期以来,国际预后指数(IPI)由于综合了年龄、侵犯部位、疾病进展程度、肿瘤负荷等多项参数而被广泛应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1],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IP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同IPI评分的患者转归可能完全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DLBCL预后因素的广泛研究,分子遗传学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证实:约80%的DLBCL患者伴有遗传学异常,这些异常可以累及多条染色体[2].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涉及Bcl-6、Bcl-2、c-myc及p53等.5%~15%的DLBCL患者存在c-myc基因异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4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