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的特征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辉[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400715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7期122-129,共8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培育项目"抗战大后方中外文化交流研究"(CQKZ201301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研究"(NCET-12-093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大后方翻译文学成就最高,不仅承担起抗战救国的时代使命,而且在后方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播撒了革命理念;大后方翻译文学带有地域文化色彩,也体现出对审美性的坚守,从而在多元化的抗战文化语境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关 键 词: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 时代性 革命性 地域性 审美性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