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丹[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3期22-28,187,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摘 要:语词与图像的关系是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传统研究通常都集中于"诗如画"。到了二十世纪,包括恩斯特·库尔提斯、卡尔·博林斯基和约翰·斯宾塞等学者对这一话题的探讨转向了对绘画与修辞关系的研究。约翰·斯宾塞于1957年提出了"画如辞"。包括斯宾塞在内的所有这些学者对语词与图像的研究基本都停留于表面来论述两者的地位关系等问题,并未能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探讨语词与图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问题直到英国文化史家迈克尔·巴克森德尔的《乔托与演说家》的问世才得以解决。本文首先回顾艺术史上对这一话题的经典论述,然后探究巴克森德尔是如何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探索语词与图像的关系的。The study of the issue of ‘word and image'w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Ut Pictura Poesis',the paradigm was transformed to ‘Ut Rhetorica Pictura'by John R.Spencer in 1950s.While John R.Spencer's research on ‘Ut Rhetorica Pictura'is tentative.Giotto and The Orators:humanist observers of painting in Italy and the discovery of pictorial composition 1350-1450,published by British cultural historian Michael Baxandall in 1971,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in art history.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