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的内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兰兰[1]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A02期272-275,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2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631202)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在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中国的利益认知和所承受的制度压力是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内化的重要动因,而中国的理念变化、制度改革、立法支持以及政策实践则是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内化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上述四项指标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的内化,促进了中国生态理念、环境治理理念以及低碳行为理念的变化和调整,带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归口单位和政府议事日程的建立和变化,催生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完善,推动了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的转变和提升。可见,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负责任大国。

关 键 词:国际气候制度 中国 内化 

分 类 号:D82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