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乐[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编号:13CKS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与社会正义研究"(编号:12YJC71006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编号:11GLB005)
摘 要:作为激进的地理学者,索亚试图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地理学的行为、话语的交道与撞击,解构和重构刻板的历史叙事,追溯批判社会理论中空间维度的湮没以及最终重申的历史。其贡献在于,通过界定"社会—空间"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将空间性提升为批判社会理论的积极因素,为一种正在崛起的后现代批判人文地理学开辟道路。这种将空间本体论化、具有跨学科范式特质的、更富弹性和更为折中的批判理论,提供了一条将批判人文地理学与阶级分析范式、对地理差异的描述与政治经济学阐释结合在一起的路径。说到底,后现代地理学是一种文本阐释学或者空间阐释学,其实质仍是一种理论问题和政治想象,并不是现实的政治斗争,要想把这种地理学想象凝聚成反资本主义的实际斗争,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关 键 词:后现代地理学 空间性 “社会-空间”辩证法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空间解释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