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国胜[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400047

出  处:《地理教育》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Education Of Geography

摘  要: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认为,城郊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布局呈圈层式分布,即以城市(市场)为中心,依次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该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基本前提又是以中世纪生产和运输方式为基础的,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大发展的条件下,其前提和假设已丧失其现实意义,因而该理论模型与现实农业区位选择之间的差异已越来越大.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的条件因素也更趋复杂化.

关 键 词:农业 区位因素 农业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地形 消费结构 

分 类 号:G634.5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