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书生[1,2]
机构地区:[1]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 [2]<道德与文明>编辑部
出 处:《人文杂志》2018年第11期55-62,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梁漱溟生逢东西方文化交汇乃至猛烈碰撞之际,历经清末至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道德哲学具有鲜明的东西融合和比较的特点。在早期《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归宗佛法,秉持出世间的终极关怀和随顺世间的现世原则;在中期谈话录《朝话》中认为道德是指生命的和谐;在后期《人心与人生》中则把道德分为个体层面的人生向上和群体层面的互以对方为重。从其根源来说,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奠基于其个体生命历程的体悟和对儒家伦理的继承和阐发。整体来看,他凸显了人的能动性,而对人之惰性甚至恶性估计不足。这也决定了其道德哲学在乱世之难行,而在国固邦宁的新时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