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象中求解救”——论70后小说的救赎母题  

The Motif of Redemption in the Novels Written by Authors Born in the 197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芳宁[1,2]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 [2]河北金融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19年第1期86-94,共9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一“救赎”源于基督教文化(《罗马书》6:15—18;《哥多林前书》1:30),兼有“拯救”和“赎罪”的涵义①。许慎《说文解字》训曰:“救,止也”,“赎,贸也”②。可见,作为现代汉语中“舶来品”的“救赎”一词精巧地融合了“救”与“赎”的本义和引申义。

关 键 词:救赎 母题 小说 求解 形象 《说文解字》 《罗马书》 基督教文化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