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芳[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1092-1095,共4页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68)
摘 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1906年由德国精神病学家 Alois Alzheimer 首次描述并命名。AD 为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得以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记忆减退、认知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大脑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1亿,老年疾病的比例不断上升,据国际老年痴呆症协会(ADI)2013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4400万人患有痴呆。在中国,保守估计全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高达800万以上。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后居第4位的致死性疾病,成为老年医学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尽管近十几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遗传学等学科研究发展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 AD,但对 AD 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还存在很多不明因素,一般认为 AD 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发病原因与年龄、性别、能量代谢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感染等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1]。国内外学者对 AD 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Tau 蛋白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基因突变学说等[2],但尚无一种学说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
关 键 词:阿尔茨海默病 天然药物 ALZHEIMER 氧化应激学说 能量代谢障碍 Β淀粉样蛋白 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症
分 类 号:R749.16[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