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骨鲠”释义——兼议“博徒”褒贬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党圣元[1] 桓晓虹[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141-151,共11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骨鲠"一词,具有多项隐喻义生发的潜力,它的广泛使用和相人"骨法"、中医诊法、人物品评、谏刺传统等密不可分。"骨鲠"在艺术批评领域的使用,也是艺术批评领域之"骨"、"骨法"向"神明"升华的结果之一。《文心雕龙》之"骨鲠"是刘勰吸收、借鉴传统非文学领域和文学批评领域"骨鲠"义,并对其内涵进行总结融合、灵活创新的结果,确立下"骨鲠"文学批评审美标准的重要地位。"骨鲠"是文章所含诸要素整体化呈现出的一种审美效应、风格,是骨→骨鲠→风骨系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风骨之美生成、升华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骨鲠 相术 《文心雕龙》 人物品评 风骨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