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振国[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
出 处:《福建教育(学前教育)(C版)》2014年第7期12-16,共5页
摘 要:当前,生命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的现为实践领域的不同发展育中对生命的漠视现象、教育在我国受到关注和稳步发展。然理解,似乎并未形成统一认识,这表现为实践领域的不同发展。我国当前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应对教育中对生命的漠视现象、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发展的消极层面、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和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在学前教育领域,关于生命教育的探索相对其他教育领域较少,但是作为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学前阶段的生命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价值不容小觑。在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是比较片面和肤浅浅的。主要表现为:将生命教育窄化为安全教育,或将生命教育定位为关于生命知识的教育。有些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关注到如何引导幼儿认识死亡的问题。由此展开了关于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等的思考。但是,能深刻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并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幼儿教师并不多见。那么。作为幼儿教师。要如何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如何理解生命教育在学前阶段的特征,从而合理实施生命教育?作为生命成长的奠基阶段,学前阶段的教育应如何保护生命的灵性,启迪生命的觉知,为生命的绽放做好准备?本期关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充满智慧的话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