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云[1] 蒋涛[1] 孙亦骏[1] 梁晓威[1] 张瑾[1] 黄美莲[1] 许争峰[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
出 处:《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年第8期668-669,共2页Progres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课题(No:LJ201109);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No:2012NJMU199)
摘 要:我国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 hyperphenylalaninemia, HPA)的筛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苯丙氨酸血症中绝大部分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PKU)。 PKU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未经治疗的患者常遗留严重的智能障碍和癫痫。新生儿筛查使大部分患者早期发现,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并能胜任社会普通工作[1]。近年我国部分女性PKU患者已进入育龄期,女性PKU孕前及孕期的饮食控制,营养指导和血苯丙氨酸浓度监测对胎儿结局有重要影响。本文报道的1例女性PKU患者,孕前和孕期饮食控制良好并成功分娩一健康男婴。
分 类 号:R173[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