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江苏南京210023 [2]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3]山东大学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9期122-127,共6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WTB004)的成果之一
摘 要:30多年来,学界主要围绕集体主义的内涵、本质、集体与个人关系之辩、集体主义发展历史、集体主义研究历程等方面展开广泛、持久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近年来,关于集体主义的研究则显得相对沉寂,相关的研究成果零星见于学术刊物,这实质上是集体主义研究达到"瓶颈"而造成的一种学术假象,是该领域亟待深化研究、开拓创新的学术征兆。我们应从集体主义的文化语境还原、形上价值发微、主体向度分析以及当代内涵扩充等路径,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从现代性社会生活特质、个人精神生活深度异化以及长期刚性论证宣传等方面来反思,就会发现集体主义研究困境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