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疑处生疑——孙绍振文本分析理论研读体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玉[1] 

机构地区:[1]福建省宁德一中

出  处:《语文建设》2014年第10期31-33,共3页

摘  要: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次以上。满堂问如此风靡,表面上是教师长于提问,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问只重形式而不计效果。提出问题是思考理解、分析深化的前提。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堂课上提出少说十个甚至多达几十个问题,就能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深层分析了吗?

关 键 词:孙绍振 满堂问 行政规范 文本结构 十二次 《木兰诗》 梁晓声 小狗包弟 政治错误 教育行政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