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立[1]
机构地区:[1]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14年第11期98-102,共5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13年广西高等学科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中国电影理论谱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13Y13060;2012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01020C)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传统的电影本体论建立在胶片电影的基础上。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电影生产的转型,传统的电影本体论的基石已经被瓦解,因此,重建能够涵纳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创作的现代电影理论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从数字技术的角度对新语境下电影文本生成的诸多环节予以了分析,认为超真实性、交互性、自由情感是数字电影特有的三大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电影的本质规定性——数字电影本体。数字电影是动态的有机活体,其生命力来自多要素之间的交互共生,而不仅仅是来自某一要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