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菁[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160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84-87,共4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现的构建与完善-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11BFX126)(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玫教授)
摘 要: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修订,补强证据规则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完善。《高法解释》第109条,将补强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由单一口供扩展到主要的言词证据,但是,由于解释本身效力和地位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整体上对补强证据规则的内容、适用程序、补强标准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完善。口供补强偏重于政策的理由,其他言词证据的补强更加强调对真实性的追求,鉴于案件事实之间关系的不同,口供补强应当在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同一性以及犯罪构成要件方面补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