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建构的保障条件与实践操作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红梅[1] 孔凡哲[1] 胡云池[2]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军事教育训练系,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10期44-46,共3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基础教育合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SSXM006)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是从学生收获和成长的视角,评判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是否均达到了最佳状态。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建构的保障条件包括校长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教育观念、开放的教师合作文化与教师共同体、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与课堂调控、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凸显的学生主体地位等。遵循"先做课堂临床诊断,再依据问题制定改进方案"的思路,可实施以下策略建构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凝练学校文化、建立课堂变革的文化土壤;强化课堂观察与研课、在问题诊断中找准突破口;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激活教师动力;完善课堂即时性评价,实现课堂监控常态化等。

关 键 词: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 保障条件 实践操作 课堂诊断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