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中国的理论——西方汉学家的思考与启示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毅青[1] 

机构地区:[1]绍兴文理学院河东校区人文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4年第11期118-125,共8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汉学家的中国美学研究--以现代性审理为中心"(编号09CZW010);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2M51099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西方学术的引进,到本世纪初积累了大量的西方理论。由于学界忙着对西方理论的学习与模仿,学术话语基本被西方的理论所左右,致使有学者发出“理论过剩,经验匮乏”的呼声。实际的情形是,由于中国学术研究脉络里缺乏理论探索与研究的自觉,中国的经验并不缺乏,但中国自身经验没有能够有效地进入学界的理论研究之中,其结果是西方理论话语的过剩,中国自身理论的匮乏。由于未能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展开理论的探索,以一种理论的眼光来阐释中国古典,因而当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话语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西方理论,中国学者未能从中国古典研究中建构出一种理论进而影响其他学科,为西方人所接收,被其他学科所运用。

关 键 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西方学术 汉学家 西方理论 学术话语 其他学科 中国学者 80年代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