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彦
出 处:《咬文嚼字》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摘 要: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社会上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陆续有人对我国长期执行的语文规范化政策提出不同意见。有人持"自然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有"自我调节"功能,能自动纠正运用中出现的"偏差"。甚至有人提出:"语言拒绝规范","人为干预,会影响语言系统的正常秩序"。所谓语言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其实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者来实现的。比如,在交流中,如果说话的一方发音不准、用错了词或语法不对,听话的一方可以通过语境、话题内容以及自己的知识储备、语感等等,进行正确识别,从而准确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再如,与人交流中,也能以对方的话语为参照,或根据对方的反应,发现自己话语中的偏差,并自觉进行纠正。把语言运用中的这种“自动纠错”行为,上升为语言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在此姑且不论。我们现在想指出的是,语用中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动纠错”行为,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语文差错,都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纠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