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晞[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出 处:《史林》2014年第5期91-102,189,共12页Historical Review
摘 要:中国西医知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在晚清至民国期间。既往的研究都立足于"传入"与"接受"相互对应的层面。本文着重由官方角度考察这段时期统治者在制定国家策略的过程中,如何借鉴西方医学的知识体系和卫生体制改善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创建能够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医疗培养机制和健康计划,逐步完成中国本土医学模式的"卫生之道"。20世纪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外国医学发展的多种方向,同一时空下多种外国医学模式并存:日本模式、英美模式和南斯拉夫体系,以及英美派、德日派和法比派等学术派别。本文旨在分析当局者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采纳哪种技术和方式,借鉴何种教育和卫生管理体制,并揭示出执政者为协调各方的政治目的和学术利益而做出某种妥协,中国西医知识体系的确立亦是个卫生政治化的过程。This paper studies how the ruler referred to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health system of western medicine to improve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public health in making national strategies. It analyzes the method,technology,education and sani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rulers had chosen and reveal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western medical system in China is the politicization process of public health.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