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露[1]
机构地区:[1]黄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出 处:《青年与社会(中)》2014年第10期204-204,共1页Youth and Society
基 金: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徽州文献和文物遗存中的数学信息研究》(2013jyxm215).
摘 要:数学常常与“抽象、枯燥、无味”联系在一起,教学中如何让其易于理解,为学生所喜爱,这是很多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其实早在古代,数学家们就对此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九九乘法表,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学基本技能,经历了几千年的使用并得以长久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实用价值,歌诀化的表示,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融合。诸如《西游记》里“七七四十九劫,九九八十一难”与“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的俚语等,朗朗上口的语言,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之后明清时期的数学家们做了进一步的尝试——用诗词歌诀的形式表达数学的内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给予生动活泼的表达,成为我国算学的一大特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