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内中式“误读”现象之探索——以厨川白村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翌[1] 曾柱[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12期76-79,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919-1949:中日文本里日本‘印象’之比较研究"(11YJ CZH113)

摘  要:在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文化"误读":有意识误读与无意识误读。虽然"误读"是全球普遍规律,但时代国别的不同又表现出不一般的"个性"。厨川白村在中国的传播,就是中式有意识"误读"现象的典型。而理解文化"误读"现象,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是避免、消解、缩小消极误读影响的途径,也是产生、引导、扩大积极误读的方法。笔者从中国学者与传播途径两面解析: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传统及精英和草根文化层面的差异,进而探索"误读"背后的规律。

关 键 词:有意识“误读” 中式 跨文化 传播 

分 类 号:B2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