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医教材现存概况及其学术贡献初探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农汉才[1] 李莎莎[1] 孟凡红[2]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医文献杂志》2014年第5期47-50,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创新团队重点项目课题"百年中医史研究"(NO:ZZ06080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民国中医药教材调研及代表性教材整理研究"(NO:ZZ070326)

摘  要:民国时期创办的中医教育机构达130所以上,创编的中医教材达530余种,促进了中医学科建设的近代化转型,如开创了中医生理学、诊断学、方剂学、医案规范等,并恢复了针灸学。这些教材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代中医发展的新成果,并参合编者各自的经验编纂而成,其特点是删繁就简,注重临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临床实际技能为主,并主张中西合参,中西汇通。民国中医界许多精英人物都参与了中医教育与中医教材的编写,一些教材与讲义也成为民国时期优秀的中医著作而广为流传。

关 键 词:民国 中医教材 学科建设 中医教育机构 

分 类 号:R-4[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